初识

2020 年因为疫情,在家迟迟未能返京工作,无聊打开极客时间正看到「前端训练营」的推广,讲师也是前端圈里大名鼎鼎的 winter,毫不犹豫的报名了,每天迫切的等待开课,计划这对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次全新的梳理和重构

学习

课程的开始,老师发起了灵魂一问–“对于前端,你会什么,不会什么?”这不仅让我一个从事了 3 年专职前端也是为之一愣,自然而然的,我会 HTML、CSS、JS 前端三剑客,我也会目前比较获得前端三大框架中的 React 和 Vue …… 于此同时,老师抛出了「前端技能模型」

  • 编程能力:问题难,写不出来 ==> 刷题
  • 架构能力:系统大,写不出来 ==> 读源代码
  • 工程能力:人多,如何组织协同 ==> 工作机会
  • 前端知识:html、css、js
  • 领域知识:新零售、汽车、埋点

对于 HTML、CSS、JS 课程讲解,老师直接带领我们去读官方规范,这对于平时接收二手消息的我也是一次很大的触动,开始可能是痛苦的,单也深知这么做的重要意义,直接从官方文档获取信息,让我有了对知识“追本溯源”的意识,避免了人云亦云
浏览器工作原理的讲解,让我对浏览器是如何渲染 HTML、CSS、JS 有了更深一次的了解,手动实现的 Toy-Browser 虽然难度较大,代码量较多,比如我们通过状态机去解析浏览器请求返回的 HTML,这些知识是我在平时业务开发中是很难接触到的。
课程的组件化、工具链、发布系统等模块,都是我们平时在公司做技术的技术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,在老师这里得到的新的实现思路,对于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也可以跟着老师一同手动的去实现一遍,收益匪浅

挣扎

四个月的课程,因为是在周四及周六的时间开课,自己并没有完全跟上课程的进度,有些是因为工作原因,有些是因为自己的惰性,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完成,在此立一个 Flag,一定要在 2020 年底把整个课程重新的听一遍,跟上之前的课程!

回顾

回想时自己报这门课程的时候,自己刚刚在公司得到晋升 P6,但是深知自己的差距,无论是技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远远不够,距离真正的“资深工程师”还任重道远。这么课程是一次改变自己的契机,也是拉齐公司期望目标的绳索

展望

四个多月的时间,就这样过去了,回首初次看到这门课程的心动和期望尽快开课的迫切,还历历在目。 就像老师最后一堂课说的那样,虽然课程结束了, 但是组织还在,同学们自发组织的「刷题小组」仍然星云密布的链接这大家,链接这一群保持持续学习的、有梦想的前端工程师!
未来可期